清代名將:甘國寶
甘國寶:字繼趙,,號和庵,,祖居古田縣二十二都(今屏南漈下村),,清康熙四十八年(1709年)生于古田縣二十六都(今屏南小梨洋村),。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,,遷居古田縣長嶺村,。雍正四年(1726年),復遷福州文儒坊。曾官至福建陸路提督,,兼閩閱操大臣,,為清代名將。
甘國寶自幼好武術(shù),,尤擅射箭,。雍正七年(1729年),中武舉,。雍正十一年(1733年),,殿試中二甲第八名進士,授御前侍衛(wèi),。乾隆三年(1738年),,領(lǐng)侍衛(wèi)內(nèi)大臣。旋任廣東右翼鎮(zhèn)標中軍游擊,、參將,。乾隆十六年(1751年),授湖廣洞庭協(xié)副將,。乾隆二十年(1755年)至二十四年(1759年),,相繼出任貴州威寧、江南蘇松,、浙江溫州,、閩粵南粵等地總兵,。南粵任內(nèi),,時值歲歉,甘國寶捐俸購谷物以濟軍民,。
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十月,,清高宗對甘國寶很器重,封其為臺灣掛印總兵,,并召諭:“此為第一要地,,不同他處,非才干優(yōu)良,,見識明徹者不能勝任,。”此時正值清政府收撫臺灣鄭氏政權(quán)不久,西方殖民國家對臺灣皆有覬覦之心,。甘國寶就職期間,,嚴疆界,謹斥侯,,制總巡,、分巡、輪巡會哨諸法,,時刻防范來犯之敵;同時深入民間,,熟悉風土民情,,教臺民明禮義,勤耕種,,搞好民族團結(jié),,從而穩(wěn)定臺灣局勢,使“兵安其伍,,民安其業(yè)”,。
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,甘國寶擢升為福建水師提督,。他勤于防務,,曾告誡僚屬:“防陸者不可處于家,防海者不可處于陸,。”每日坐樓船率小艇巡邏,,不避驚濤駭浪,使海疆日趨穩(wěn)定,。高宗嘉其功績,,誥授榮祿大夫。
乾隆二十九年(1764年),,甘國寶權(quán)充云南開化總兵,。當時緬甸萌生背叛清廷之念,甘國寶奉命制伏,。乾隆三十年(1765年),,任廣東雷瓊總兵,平息黎民起事后,,改任臺灣總兵,。此次赴臺就職,百姓簞食壺漿,,夾道歡迎,。當時臺灣六斗門常有海盜出沒‘百姓久遭其害。甘國寶率兵嚴加巡防,,緝捕盜首,,繩之以法。從此海盜斂跡,,百姓安居樂業(yè),。
乾隆三十二年(1767年),甘國寶升任廣東提督,。臺灣百姓送萬民傘,、萬民旗,扶老攜幼,同舟送至鹿耳門,,不忍分手,。在廣東任內(nèi),時值惠州水災,,米價昂貴,,他設(shè)廠施粥,勸導富戶開倉平糶,,賑濟饑民,。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,任福建陸路提督,。任內(nèi)致力海防,,并熱心公益。先后倡修古田湯壽橋,、朝天橋,,廈門天后宮,泉州元廟觀,。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,,出巡福建八府,途經(jīng)泉州府邸,,忽染重病,,醫(yī)治無效而逝,葬于福州北關(guān)外貓頭山,。六營十郡將校思慕其恩,,臺灣百姓敬仰其政績,均建祠設(shè)祀,。
甘國寶四十多年戎馬倥惚,,卻雅好文墨,,擅長繪山水,,尤工于畫虎。其所畫“指虎”形態(tài)萬千,,有走虎,、伏虎、臥虎,、蹲虎,、上山虎、下山虎,,都能“傳其威鷙之神”,,栩栩如生。其畫幅常署“指頭生活”。今屏南棠口,、漈下村各珍藏其指虎畫一幅,。